楼组作为社区的“毛细血管”,承载着邻里关系的冷暖,是社区氛围的“晴雨表”。在石泉路街道宝华城市之星居民区,文明建设扎根于楼组与邻里间的细微善举,在一次次真诚的互动中生长,并不断汇聚成温暖有力的氛围,向整个小区延展开来。依托“五星聚力”项目,这里形成了以楼组为起点、以邻里为纽带、以居民自发参与为动力的文明建设格局,让居民区成为既有温度又有活力的幸福家园。
爱心接力护萌宠
温情守望润家园
文明的温度往往源自日常的关怀,城市之星居民区的流浪动物救助行动,便从12号楼几位年轻住户的爱心行动中发起。他们在流浪动物志愿者的倡议下,自发集资为流浪猫做绝育,渐渐吸引到17号楼志愿者加入照料队伍,9号楼一位业主自费将流浪猫送至寄养中心,11号楼一位业主则将流浪猫接回家收养。
在居民们的带动下,居委会联系公益机构,为小区猫咪开展TNR(捕捉-绝育-放归)治理,有效控制了流浪猫狗数量,减少了噪音、破坏等扰民问题。8月初,小区还举办了流浪动物爱心分享会,让更多居民了解TNR理念与方法,增强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。跨楼栋的爱心接力,不仅改善了社区环境,也让“关爱生命、和谐共处”成为共同的价值认同。
展开剩余62%各展所长聚合力
多元参与筑家园
来自不同行业和年龄层的居民积极发挥自身特长,共同营造和谐邻里氛围。居民们主动对接共建单位,定期为社区儿童举办亲子活动和互动游戏;儿科医生开设专业课堂,为家长解答早期教育和科学喂养问题;社区医生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;在职教师则开展家庭教育指导,这些贴心服务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,深受家长好评。此外,社区还组织游泳比赛等体育活动,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、增进友谊。
在社区安全方面,党员先锋带头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,常态化开展巡逻守护,切实提升居民安全感。8号楼的一位居民是退伍军人,他为青少年开设“红色故事汇”,用一个个感人故事,激励孩子们铭记历史、珍惜当下、立志报国。通过多元共治和暖心服务,社区真正实现了邻里互助、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。
公益善举汇暖流
文明之花满庭芳
楼组与邻里间的文明氛围,逐渐延展为全小区的公益力量。高中生志愿队伍在社区暑期实践周中,参与楼道安全整治、消防演练协助以及上门慰问孤寡老人等工作,让“一米高度”的视角融入社区治理。家长和孩子们还以“大手牵小手”的形式参与亲子手工课、主题黑板报设计和公共空间美化,用童趣和创意丰富社区文化景观。
12号楼居民发起的爱心捐衣行动,将收集到的衣物寄往山区,把城市的温暖送到千里之外;党员志愿者、热心居民和青少年一起参与垃圾分类督导、楼道美化、公益募捐等事务,让公益的温度遍布社区的每一个角落。居民们在一次次参与中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,也让“人人参与、人人受益”成为共识。
从楼组的守望互助,到邻里的共识凝聚,再到小区的协同治理,石泉路街道居民区的文明之风,正在由点及面、由内向外的过程中不断深化,一个个温情故事,一次次主动参与,让这座社区的每一扇门背后,都亮起了一盏属于文明的灯。
发布于:上海市科元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