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86版《西游记》中“唐僧”的扮演者,如今72岁的“唐僧”,迟重瑞没在庙里念经,反倒穿上西装,站到了北京二环里的金宝街上,卖起了豪宅。
这视频一出来,底下可就炸了锅,大伙儿心里都犯嘀咕:这不对劲啊,他不是早就娶了那位身家百亿的女富豪陈丽华,过上奢华生活了吗?
而他如今这把年纪还跑出来干销售的工作,这到底是图什么呢?
一时间,什么“豪门梦碎”、“三十年隐忍一场空”的闲话,传得跟真事似的,好像他这辈子,就是一场精心算计的豪赌,结果临到收官,发现自己满盘皆输。
可这事啊,还真别小看这位“唐长老”了,也不要太小看他选的那个女人,但是大伙心里都有一本账,替迟重瑞算得明明白白,这本账的“支出”栏里,写着两笔巨款。
展开剩余89%第一笔是他的星途,当年86版《西游记》一播,他演的唐僧,温文尔雅,慈眉善目,成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。
那时候的他,可以说是前途无量,正是一个男演员的黄金年代,可他偏偏在最红的时候,选择了结婚,从此基本告别了银幕,这个机会在旁人看来,简直是自断前程。
第二笔是他一个男人的“面子”,娶了比自己大11岁的商界铁娘子,对方还是满清贵族后裔,白手起家打下百亿江山的传奇人物。
婚后迟重瑞被“吃软饭”这三个字,死死地粘在了他身上,三十多年,怎么撕都撕不掉。
值得注意的是,婚后那些被媒体翻来覆去咀嚼的细节,更是认证了这一切,他管妻子叫“您”,或者“董事长”,恭敬得像是下属。
据说,他那个标志性的光头,也是因为继子随口一句“您这样显得富态”,就一直留到了今天,这些事堆在一起,在世俗的眼光里,就汇成了一个词:卑微。
那么账本的“收入”栏又记着什么,或许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荣华富贵,还有那份传说中早就立好的、高达数百亿的遗嘱。
这么一算,账好像就对了,作为一笔“长线投资”,用三十年的“委曲求全”,换一个泼天的财富回报,合情合理。
可偏偏就在大家以为这笔投资即将“兑付”,他马上就能“功德圆满”的时候,他却跑出来卖房子了,这就让所有等着看“结局”的人,一下都傻了眼。
这并不代表着他“投资失败”了,其实他卖的这房子,可不是一般地方,项目叫“丽苑太和”,坐落在北京二环里,长安街边上。
从那窗户往外看,往西九百米就是故宫的角楼,脚底下就是寸土寸金的金宝街,协和医院、王府饭店,那都是邻居。
就这地段,搁在北京任何时候,都应该最佳地段,但现实并没有那么好,现在的市场持续低迷,这个项目拿证卖了两年,二百八十多套顶级豪宅,据说也才卖出去一半。
既然销量不好,这也就是为什么需要72岁的迟重瑞亲自出马的原因了。
他往镜头前一站,不用喊“家人们”,也不用说什么花里胡哨的销售话术,就那么不急不慢的讲述,毕竟他的那张脸就是“诚信”和“稳当”的代名词。
这哪里是“落魄”出来打零工,这分明是家里动用了最压箱底的“王牌”,来应对市场的挑战,简单来说,他本人就是这个顶级豪宅项目最独特的“软实力”。
要想看懂迟重瑞的选择,你得先看懂他选择的这个女人陈丽华。
这位老太太的人生,可比任何电视剧都精彩,她名义上是满清叶赫那拉氏的后裔正黄旗,可到她这辈,家道早就败了,穷得高中都念不下去。
为了活下去,她倒卖过家具,靠着精明和胆识掘到了第一桶金,之后她揣着这笔钱独闯香港,在楼市里快进快出,用极低的价格一口气盘下12栋别墅,再高价抛售,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。
她跟那些养尊处优的富豪不一样,骨子里有股生猛的江湖气,她带着从香港赚的钱回到北京,她一眼就看上了长安街旁边的金宝街。
当时那里还是一片破落的胡同,她硬是把一整条街的开发权都拿了下来,据说签约当晚,她就领着四辆大卡车的工人,趁着夜色在长安街上动了工,为了保密,所有人都跟着她昼伏夜出,一起吃住在工地。
后来改造项目,涉及到2100户居民的拆迁,不得不说,这可是块硬骨头,可她却在愣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把所有的事情都摆平了。
而迟重瑞出身于七代京剧世家,从小受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,骨子里透着一股温润如玉的书卷气。
一个是在商海里杀伐决断的女强人,一个是在舞台上清心寡欲的“唐长老”,这两个人,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世界里的人。
可缘分这东西,就是这么不讲道理,当年陈丽华是京剧票友,去《西游记》剧组探班自己的闺蜜,也就是演“乌鸡国王后”的赵丽蓉老师,结果一眼就相中了迟重瑞。
她欣赏他的君子之风,欣赏他的才华和人品,而他也并不怕她的强势,迟重瑞后来亲口说过一句话,他说:“我并不畏惧她的强,我恰恰很喜欢这种女强人。”
在所有人看来是“女强男弱”的失衡关系,在他自己看来,恰恰是一种完美的互补,迟重瑞欣赏她运筹帷幄的能力,而陈丽华需要迟重瑞的气质来中和自己生活里的压力。
她是在风浪里掌舵的人,回到家需要一个安稳的港湾,他看惯了舞台上的虚虚实实,反而更欣赏现实中一个女人的强大与真实。
这桩在外人眼里充满了算计的“交易”,在他们自己心里,可能从一开始,就是一场恰到好处的灵魂契合,当撕掉那些世俗的标签,我们再回头看迟重瑞那本人生账本,会发现算法完全不一样了。
可能迟重瑞失去了工作,选择了主动逃离,要知道,一个演员,一辈子被一个角色定义,既是幸运,也是一种巨大的枷锁,在“唐僧”之后,他演什么都很难再有突破。
这也让他明白了,与其在同一赛道挣扎,不如干脆换一条,恰巧陈丽华懂他,知道他痴迷紫檀,就斥资两亿,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地方,为他建了一座中国紫檀博物馆,让他当馆长,当理事。
他从一个被大众评头论足的演员,摇身一变,成了一位文化的传承者和研究者,这份内心的安宁和事业的体面,恐怕是再拍多少部戏,再接多少代言都换不来的。
所谓的“卑微”,也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深情,夫妻间的相处模式,本就千差万别,尤其在他们那个年代和圈层里,“相敬如宾”或许才是表达尊重的最高形式,他不是在“伺候”一个富婆,而是在尊重从内心深处佩服的、并肩作战的伴侣。
如今,他为自家的产业站台,更是顺理成章,再自然不过了,而这也恰恰说明,他根本不是一个置身事外的“软饭男”,而是深度参与到这个庞大商业帝国运营中的核心成员。
迟重瑞是在用自己一辈子积攒下来的国民信誉度和正面形象,为整个家族的商业版图做背书,所以当他站在镜头前,不疾不徐地介绍着那套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豪宅时,他卖的其实不只是砖头和水泥。
他卖的是“唐长老”这个身份所代表的诚信、稳重与安全感,这份独一无二的信任资产,是任何一个金牌销售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。
在视频底下,有网友开玩笑留言:“做了唐长老家的业主,是不是就能长生不老了?”
这句调侃,其实一不小心就点透了事情的本质,三十多年的风雨同舟,早已把他们两个人,和这份庞大的家业,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,毕竟生活终究是过给自己的。
参考信源
发布于:辽宁省科元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